【摘要】伴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會計行業不斷變革,已經走向智能會計時代。會計法律法規也不斷修訂和完善以適應經濟技術和會計行業的發展。本次新會計法修訂著力解決新形勢下會計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將當前會計工作中出現的新變化、新要求通過法律形式予以明確和規范,強調會計信息化建設,強化財會監督,加大對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旨在指導企業進一步規范財務核算、切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防范財務造假和舞弊,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新會計法的修訂也是智能會計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企業應積極進行財務數智化轉型,深化會計信息化應用,建設智能會計信息系統,在系統建設和應用過程中不斷健全內控制度、提升財務核算自動化、加強財務核算監督、防范錯報和舞弊等,全方位助力企業規范會計核算、提升財務信息質量,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新會計法修訂,會計信息化建設,財會監督,會計違法行為處罰
01、背景介紹
經濟和技術推動會計行業的發展變革,在數字經濟以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背景下,會計發展已經從手工記賬、電算化、信息化階段走向了數智化時代。我國會計相關法律法規隨著經濟技術、會計行業的不斷發展也進行了多次修訂和完善。我國會計法自1985年施行以來,歷經1999年修訂和1993年、2017年兩次修正,在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情況,比如傳統監管手段失靈、會計違法案件頻現、會計違法處罰力度不夠、會計信息質量不高、企業內部控制缺失等,尤其是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件頻發,損害了企業的聲譽,也嚴重威脅企業經營管理安全。在這種背景下,2024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會計法的決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此次新會計法的修改,保持現行基本制度不變,著力解決新形勢下會計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將當前會計工作中出現的新變化、新要求通過法律形式予以明確和規范,強調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對會計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化財會監督,加大對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旨在指導企業進一步規范財務核算、切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防范造假和舞弊,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02、新會計法修訂變化及對企業影響
新會計法修訂包括明確會計工作的服務方向、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進一步規范會計核算、規范會計檔案管理、統一報告編制依據、明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責任、強化財會監督、加大違法處罰力度等多處內容,對原有會計法進行了體系化修改,以反映新時代會計工作的新變化和新問題的應對。
站在會計核算和監督的角度看,本次會計法修訂主要有三大方面的重大變化: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強化會計監督、加大違法處罰力度。
| 變化一: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
// 解讀
新會計法修訂適用了數字經濟時代下智能會計發展的新趨勢,強調“國家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鼓勵依法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會計工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同時明確了更嚴格的會計核算和報告要求,引導企業更加規范地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降低因財務不合規帶來的法律風險。
// 影響
首先,新法修訂促使企業加快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企業需要投入更多資源用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信息系統升級,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要求,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質量。
其次,在信息化提升的基礎上,企業須更加嚴格地遵循會計核算和報告要求,這將提高企業在會計處理上的規范性和準確性,減少因隨意性導致的財務錯誤和風險。例如,以往可能存在會計核算方法選擇不恰當或報告披露不充分的情況,現在則必須按照更嚴格的標準進行調整和完善,避免因不合規而面臨法律風險。
| 變化二:強化財會監督。
// 解讀
新會計法修訂強調加強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要求各單位須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并納入本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強調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發現和糾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漏洞和錯誤,更好地防范錯報和舞弊風險。
// 影響
首先,企業需要重新審視和優化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確保其健全有效。這可能涉及調整組織架構、明確職責分工、完善審批流程等,以形成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
其次,有助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通過內部監督制度的完善,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財務管理中的問題,減少錯報和舞弊的發生。比如,財會監督需要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需要對從業務到財務全流程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和監督。
| 變化三:加大違法處罰力度。
// 解讀
新會計法修訂提高了對多種會計違法行為的罰款力度,比如提高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私設會計賬簿等違法行為的罰款額度,提高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等違法行為的罰款額度。另外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罰款上限有大幅提升,增加記入信用記錄的規定等。
// 影響
首先,極大地增加了企業和相關人員違法的成本,起到了更強的威懾作用。這會促使企業管理層和會計人員更加謹慎地對待會計工作,嚴格遵守法律法規。
其次,罰款上限的大幅提升和信用記錄的規定,使得企業違法會面臨聲譽和信用方面更大的風險。一旦有會計違法行為,不僅會面臨經濟上的重大損失,還可能對企業的形象和未來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例如,企業在考慮是否進行一些可能違規的操作時,會因為擔心高額罰款和信用受損而放棄,從而更加注重合法合規經營。
總之,新會計法的修訂為企業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強化內部監督、規范財務核算、切實提高財務信息質量、防范錯報和舞弊提供了指引,也加大了對財務造假的行政處罰力度,旨在更加有力地遏制財務造假。
03、智能會計發展新機遇
新會計法的修訂是智能會計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企業可以基于這一機遇,進一步深化會計信息化應用,向建設智能會計體系的目標邁進。首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為智能會計體系建設奠定內控基礎;其次,積極進行財務數智化轉型,建設智能會計信息系統,在系統建設和應用過程中不斷健全內控制度建設、提升財務核算自動化、加強財務核算監督、防范錯報和舞弊等,全方位助力企業規范會計核算、提升財務信息質量。
首先,智能會計可以實現財務業務的數智化升級,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落地,全面強化會計內部監督。
智能會計可以實現業務與財務的流程深度融合,包括從業務到財務的業務流程連通,業財系統無縫集成。智能會計嵌入企業內控規則,確保財會監督活動與的企業內部流程的融合,形成統一、協調和高效的監督體系,確保監督活動能夠覆蓋到企業運營的各個方面,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將財會監督的流程、規則、模型嵌入智能會計信息系統,在日常財務核算過程中執行財會監督工作,進行多方位審查審批和核驗,實時輸出監督結果和分析預警,基于監督結果反饋對監督體系不斷升級,實現貫穿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不斷進化升級的財務核算監督。
借助智能會計嵌入的智能化技術,如RPA機器人、智能稽核、OCR(光學字符識別)等,減少人工操作,降低人為錯報和違規行為的可能性,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賬務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自動完成對流程中的單據、數據進行稽查審核,高效識別企業經營中的流程風險;結合數智化的保密技術,以及智能會計信息系統的訪問控制、參數規則設置、智能稽核、智能月結、智能巡檢等功能,可進一步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保障企業財務信息的質量;
其次,智能會計系統可以實現業財融合數據的采集、加工和應用,全面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智能會計可以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業務和財務數據的采集、加工和應用,可以進行深度分析和精準預測,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業財流程融合,智能會計系統可以采集海量業務信息,基于財務核算、分析等業務要求,將業務信息加工、清洗轉換為符合財務標準的數據,沉淀為業財融合數據,形成業財數據池,可結合大數據技術,對業財數據設計數據模型,基于數據進行風險識別、評估、應對的閉環管控。比如,通過在財務信息系統中進行財務分析模型預制和定制、業財數據一體化采集、風險或異常閾值設定、預警自動提醒,以及通過數據圖表和管理駕駛艙等多種展示形式,對異常風險進行追蹤追溯,從報告指標追蹤到財務核算數據,從財務核算數據追蹤到業務原始數據和單據,高效、快速的定位風險動因,進而支持風險緩釋方案的設計和執行。
04、小結
智能會計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新會計法的修訂鼓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會計工作,這就為新時代智能會計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夯實了法律基礎,為智能會計的新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當前經濟和技術快速發展,中國的數智商業競爭趨于激烈,企業可基于新會計法修訂的指引,加大智能會計領域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主動進行財務數智化升級,加強規范會計核算,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防范錯報和舞弊,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獲得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用友作為智能會計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深耕會計服務36年+,始終專注于信息技術在企業與公共組織的應用及服務,在智能會計服務領域積累了大量的領先實踐,我們也將在新會計法的指引下,通過精細、實時、智能的智能會計服務,助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智能會計升級,持續商業創新,轉型升級為數智企業,讓數智化在更多企業成功,助力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